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超越空间,我们在一起——人体系教师教学活动展示
      新学期开学,我们经历了短暂的相聚后,开启了较长时间的线上课程,为做好线下转线上课程的衔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我系教师及时调整上课方式和上课状态,在按时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线上教学活力,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孙立娟老师——同成长,共收获
 
网络授课由最初网课教学操作的不熟悉以及这种方式的紧张与忐忑,到现在逐渐适应后的成长与收获,回顾这段时间的线上教学,我最深切的感触就是线上教学并非应急教育技术,而是更新迭代知识结构。这是深层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的转变,也是教育的范式转变。在这个转变中,老师们在进行课程内容更新中,也从新角度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相信等到不久我们重返正常课堂教学的时候,这一次改革的烙印也已经深深地植入了我们每位教师的心里。
  
2杜洁老师——经验传授,多学科联动
 
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本学期采取以雨课堂为主,腾讯会议和微信群为辅的线上教学活动。线上教学,老师不但要注重学生出勤情况管理、线上和同学互动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等,同样还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多方面结合教师自身科研经历,给学生举实例,引导学生对毕业论文有初步认识,并为下学期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过程打下坚实理论基础。此外还充分结合统计学和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讲授科研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系统化。
 
3邱平学老师——授课+学习,双线提升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理论应用学科,在疫情线上教学期间,持之以恒按教学大纲要求传递运动与身体相互作用的知识,且坚持不懈地传递自律、自学及自省的理念,因此,通过教学授学生鱼和渔,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线上教学对师生的社交属性是一种历练,所以,借助新媒体智慧树和腾讯会议等平台分享运动生理学文献资料、视频实验教学及视频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直观表象和学习效率。同时,结合自身培训的机会,将最新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
 
4杨杰老师——课程试讲,让学生占据网课“主屏幕”
 
      本学期担任运动解剖学的课程,针对在网课中进行解剖学实验,我们准备了充分的教学视频和ppt,通过专业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课程的魅力所在,虽然线下操作无法实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孟认真观看,热烈讨论,并对重点内容进行个人试讲的方式,也能够较好的完成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所学内容。
 
5马正大老师 ——坚守在校,线下教学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辅导员,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和学生们一起,在学校共同度过着这段难忘非凡的珍贵时光。封闭在学校,认真充分的准备每一堂课,能够面对面的和学生们探讨专业问题,同时还要疏导学生的情绪,通过语言的力量和情感的传递,能够实际的对同学们解决问题,并与大家共同努力度过难忘的隔离生活
 
6、柴光伟老师——“理论”奠基,“实践”成桥
  
为完成封校期间的运动生理学教学工作,坚守在校园,与学生同吃同住。坚持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线下课堂教学讲授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开展课程实验,将基础理论应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智慧树平台发布线上课程资料、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张晓杰老师——3D应用,翻转课堂
 
在这特殊时期,为保证教学任务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我院采用现代科技网络教育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模式。针对网课运用智慧树、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平台为线上学生进行教学。针对运动损伤与按摩的课程特点,教学时不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还增加了与专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视频动画讲解;运用3D软件把人体骨骼三维展示使学生多角度更直观的观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针对较难的知识点,利用网课优势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小组讨论后存疑的问题,集中解答并再次讲解相关知识点;甚至尝试调换师生身份,让学生进行某一知识点的讲解,教师查漏补缺相关知识点再次讲解更好的加深学生记忆。这样不仅将课堂翻转,还能更加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版权所有:河北体育学院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82号 邮编:050041